毕业生专业介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来源:默认 发布时间:2022-10-13 浏览量:992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字学基础以及较高的文学文化素养,具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在各类行政事业、企业、文化、教育等机构胜任相关工作的“文武兼修”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

毕业要求

(一)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并能将所学知识用于解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领域的现象和问题,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国际视野;

(二)掌握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技能与方法,熟练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和科技手段进行汉语国际教育及推广工作;

(三)具有汉语言文字处理能力,具有语言文化国际推广项目的管理、组织能力,具有团队协作意识,能够在团队活动中发挥个人能力,并与其他成员有效合作;

(四)具有较好的英语表达能力,能够使用书面和口头表达方式完成汉语教学、中国文化及武术传播工作;

(五)通晓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武术基础,能承担武术国际传播与推广相关工作;

(六)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具有一定的理论思维能力与创新精神。

主要课程

(一)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体育学。

(二)核心课程:现代汉语、汉语写作、教育心理学、综合英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语言教学法、汉语国际教育概论、第二语言课堂教学专题、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英语视听说、高级英语、武术。

四、毕业生就业情况

目前人文学院已顺利培养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5%以上,学生毕业后以升学为主,前往牛津大学、爱丁堡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海内外各大高校深造,也有毕业生在各级党政、事业单位任职,部分同学结合北京体育大学的特色进行创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隶属学院简介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隶属于人文学院。为适应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发展需要,北京体育大学从2014年起开始招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同年成立国际文化教育学院,2019年发展为人文学院。人文学院下设中文系和国际文化系,并增设通识教育中心(非实体机构)、体育哲学与体育史研究中心;目前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共有220人,专业教师18人,行政人员6人,涵盖高层次人才、海归人才、海外客座教授和师资博士后,研究方向涉及汉语国际教育、语言教学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等,学科结合分布合理,相关专业门类齐全,致力于汇集优质师资,为实现人文与体育交叉学科发展凝心聚力。人文学院确立了走在世界一流体育大学前列的奋斗目标,坚持高端化、贯通化、国际化和协同化“四化”人才培养方法,加强体育与教育、科技、文化深度融合,培养输送高素质新型人才,以凝练教学特色,提升研究水平为建设目标,积极申办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建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点,借力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完成本、硕、博人才培养一体化。人文学院的院训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022届毕业生情况介绍

2022届毕业生46人次,其中男生8人,女生38人,学生来自北京、天津、河北、浙江等20个省份。该届学生学习成绩优异,综合素质出色,获得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奖项。学术表现突出,多位学生曾参加国家级与市级竞赛取得优异成绩,并在《文学教育》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目前已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六级分数达到600分以上,多名同学兼修了日语等语言,并考取相关语言证书。人文学院的学生活泼开朗,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赛事活动志愿者,更有不少同学被选为冬奥赛事志愿者。

、优秀毕业生事迹

叶琴,女,曾任人文学院团总支副书记、第六届学生会主席。在学业上追求进步,参加了北京体育大学第一期青马班并成功毕业,多次获得校级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优秀奖学金等荣誉称号。在学生活动方面,带领6个部门开展了常规性和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活动,先后举办共计8台晚会、4届语伴活动、2届小世界杯足球比赛、2届世界文化节、9场人文论坛讲座等,其中“语伴”活动共计成功配对超100对,人文论坛在全校范围内取得了良好反响。课余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曾获得2019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优秀志愿者称号。2021年4月至6月,于学而思培优总部实习,参与新媒体平台的运营维护工作。

殷钶梦,女,在北京体育大学学习期间,多次获校级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曾获北京师范大学和厦门大学保研夏令营优秀营员,后自己申请境外学校,现于香港理工大学读研。学习成绩优秀,专业知识扎实,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大三上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于人文学院汉语教学基地教授A班留学生汉语听力课程,受到学生一致好评,大四下又同论文指导老师一起参加由北语组织的“首届专门用途中文学术研讨会”,对话领域内专家,提升学术能力。曾参加2020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微课与教学辅助作品获市级二等奖;作为研究助理,参与北京体育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古代体育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创新型学科团队的科研工作;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多次作为北京马拉松志愿者为赛事提供医疗援助;还有幸作为访谈者,在《听墨闻春》主题座谈会上对著名书法教育家杨再春先生进行访谈。

八、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老师 人文学院党委书记

联系电话:010 - 62987562

九、人文学院特色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