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北京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增长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发布了45项措施,统筹疫情防控、稳定经济增长。
根据《实施方案》,北京将强化重点群体就业服务保障,具体措施包括:今明两年北京市国有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实现一定比例增长,稳定北京市所属机关事业单位招用高校毕业生规模;用人单位招用毕业年度本市高校毕业生,符合条件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年内新增5万名就业农村劳动力参加城镇职工保险;扩充社区工作力量,临时招用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旅游会展、教育培训及零售等停工行业从业人员,兼职参与社区疫情防控等工作,并给予适当补贴。
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1076万人的新高。其中,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达26.8万人,较去年增加1.6万人;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近7万人,较去年增加3000人。
时间财经记者从北京人社局官网了解到,北京多措并举丰富就业服务。依托就业超市和北京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归集发布用人单位岗位信息,并围绕重点群体需求,主动采集定期发布高校毕业生岗位信息,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组织第二届公共就业服务专项业务竞赛的优秀选手和职业指导师,聚焦求职技巧、职业规划、心理调适、就业创业政策等内容,推出100节本市特色公开课、直播课。依托“职业技能提升平台”,发布190节免费培训课程,为劳动者提升技能提供便捷支持。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北京人社局采取了多项举措。去年12月9日,北京人社局与北京市教委联合召开2022届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目前,16个区均已完成区域户籍毕业生摸排,正深入开展实名服务、就业指导,并向辖区内企业“点对点”推荐毕业生。
从去年9月中旬起,北京人社局采取线上线下形式启动面向2022届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季活动。今年3月1日起,北京人社局联合相关部门举办为期3个月的“北京地区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深入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在线指导、直播带岗、企业空中宣讲等活动。目前,北京市人社系统开展线上招聘110场,3600余家单位提供就业岗位8.5万余个。
今年,北京市将招聘461名高校毕业生担任乡村振兴协理员,同时,进一步提高应届毕业生入伍比例,开发科研、教学、行政助理岗位。目前,已为6527名毕业生发放补贴资金652.7万元。
同时,海淀区人社局还组建线上招聘会服务专班,依托“中关村百校联盟”平台,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方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4所重点高校分别组织开展了专场线上招聘会,同方威视、中科软、久其软件等106家行业高新技术企业参会,各类企业招聘毕业生1.9万人,需求涵盖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20余个方向,线上点击量达到7476人次,累计接收简历3500余份,应聘学生80%以上为硕、博研究生。
另一方面,各大高校也为毕业生送上“求职礼包”。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历时两个月,为527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送上求职服装,包含西装外套、西装裤或西装裙。此外,该校还为毕业生提供了出借及干洗维护正装服务,开放了线上面试空间等,为毕业生求职送来“及时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求职礼包”则充满科技味儿。该校建设了一套智慧就业系统,可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兴趣爱好、求职意向等智能匹配招聘岗位,同时聘请60余位来自航空、航发、电科等领域的人力专家,一对一提供个性化的职业咨询服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推进“访企拓岗”专项行动,为毕业生“铺路搭桥”。目前,该校已与多家单位建立就业合作渠道,未来将有更多毕业生到基层担任选调生、就业实习。
转载:北京时间财经
转载人:国际体育组织学院 钱周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