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专业介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体育管理方向)

来源:默认 发布时间:2024-09-30 浏览量:2121

毕业生专业介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体育管理方向)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公共管理和体育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协调能力,具有公共精神和国际视野,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国际体育组织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二、毕业要求

1、掌握通识类、学科基础类、公共管理和体育学科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公共管理及体育管理领域的现象和问题,了解公共事业管理学科发展前沿,具有国际视野;

2、能够应用公共管理学科的基本原理、方法对公共管理、体育管理领域问题进行判断、分析和研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并形成解决方案;

3、能够恰当使用现代工具,对公共管理、体育管理领域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处理,完成所从事的专业领域任务;

4、能够使用书面和口头表达方式与国内外业界同行、社会公众就公共管理、体育管理领域现象和问题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

5、具有团队协作意识,能够在本学科及多学科团队活动中发挥个人能力,并能与其他成员进行协调合作;

6、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有创新创业能力及不断学习与适应发展的能力;

7、具有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熟悉党和国家有关公共事业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在本专业领域活动实践中能够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

 三、主干课程与核心课程

1、主干学科

公共管理、体育学

2、核心课程

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政治学原理、法学概论、社会学概论、高等数学、体育管理学导论、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电子政务、公共体育设施管理、职业体育管理、体育赛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四、毕业生就业情况

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分布在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运动项目管理中心、运动项目协会、新闻媒体、体育企业、体育院校等。

 五、2024届毕业生情况

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2024届毕业生共86人,有43.02%的同学选择继续深造(国内升学33.71%,出国留学9.31%),近六成左右的同学选择就业。

 六、优秀毕业生事迹

吴王琦,女,中共党员。大学期间绩点4.35,英语六级628分,曾获得三次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三好学生、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北京体育大学青年五四奖章、校三好学生等荣誉,保研至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作为2020级年级长、班长,积极参与各类学生工作,在疫情期间,作为年级疫情防控网格长,承担每日健康打卡提醒、学生轨迹跟踪、紧急情况排查等各项重要工作。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如“青年服务国家”首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校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2024年世界泳联花样游泳世界杯志愿活动等。在竞赛方面,曾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北京市级一等奖等。

赵雯沁,女,中共党员。大学期间绩点4.04,已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曾获得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北京体育大学三好学生、北京体育大学优秀团员、北京体育大学优秀团干部、北京体育大学十佳志愿者、北京体育大学本科优秀奖学金等荣誉。本科期间,曾担任校团委组织部副部长、院团总支副书记、院学生会部门负责人,积极参加世界泳联花样游泳锦标赛、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北京马拉松、中央和国家机关运动会等多项志愿活动,同时带队深入基层,走进乡村,参与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工作,并两度获评首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郝嘉曼,女,中共党员。大学期间绩点3.87,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曾获得校本科生优秀奖学金、校优秀志愿者奖学金、校就业创业工作贡献奖,获得校优秀团员、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在担任副年级长期间,认真负责,积极配合各位老师的工作,团结同学,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与老师沟通。大学期间积极参与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包括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志愿服务、首都高校田径运动会志愿服务、北京体育大学“一起云支教”志愿服务、北京半程马拉松志愿服务、街道社区治理志愿服务、关爱自闭症志愿服务、学院“阳光体育”竞赛志愿服务等。

 七、隶属学院介绍

融通古今管理智慧,培育体育管理精英。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是中国体育管理人才的摇篮。自建立至今30多年间,已经为我国体育事业输送了2000余名优秀的体育管理人才。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管理)本科专业为北京市特色专业,目前在校本科生500余人。此外,学院还是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授权单位,招收培养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我院积极组织科研资源,利用自身人才优势、学科优势,立足于解决国家体育事业发展中产生的重大理论问题,全力建设中国体育管理的智囊团和思想库,为促进体育事业发展,加快世界体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学院建有包括国家体育总局机关、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国家体育场以及一些知名体育企业在内的30多个学生实习基地,每年有大量学生参与到北京马拉松、中国网球公开赛等国内外各类大型赛事的组织工作中,使学生有机会参与和了解我国体育行政决策部门、大型体育场馆和赛事的组织管理工作,不断开阔视野,提升实践能力。面对2022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和中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大好前景,管理学院正以饱满的热情、开拓创新的姿态大踏步前进。

 八、202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联系方式

联系人:叶瑞琪老师

联系电话:010-6298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