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专业介绍: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来源:默认 发布时间:2022-10-13 浏览量:604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智能体育科技领域数据挖掘、分析与处理基本理论、技能和方法,具备体育和数据科学相融合的综合应用能力,能在各级各类运动队和组织机构从事体育数据分析、运动训练科学化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毕业要求

1、掌握面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智能体育科技领域数据挖掘、分析与处理的技能与方法;

3、具有从事体育领域数据科学的研究、开发和管理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国体育产业和大数据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具有一定的批判思维能力与创新精神。

 

三、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

1、主干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核心课程

数值计算、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智能体育概论、大数据导论、高级程序设计、运动数据采集与分析实践、专项体能训练案例分析

 

四、毕业生就业情况

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方向集中在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教育和体育教培行业。

 

五、隶属学院简介

体育工程学院简介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工程学院成立于2018年5月,以“体育学”特色学科为基础,融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以及生物医学工程等多个工科学科。现有教师30余名,其中“千人计划”教授1人、教授4人、副教授6人。目前共开设智能体育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生物医学工程三个本科专业,拥有电子信息类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学院教师目前承担2项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和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并主动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博士后基金重点项目等多个国家级课题;与多个运动项目国家队、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学院积极拓展国际化办学,每年定期举办“智能科技与智能体育”国际论坛,邀请智能体育、运动装备设计、大数据等领域国际顶尖专家深入进行学术交流,并与该领域国外知名高校达成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的合作协议。

 

六、2022届毕业生情况介绍

2022届二学位毕业生22人次,其中男生14人,女生8人,学生来自北京、山东、天津等15个省份。体育工程的学生爱体育,热心肠,懂技术,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校级、市级体育赛事活动勇夺佳绩,更有不少同学拿到计算机大赛奖章,与此同时积极考取田径、足球、篮球和羽毛球裁判证,并在各类大赛中担任裁判。

 

七、2022届优秀毕业生事迹

刘晓倩,女,入党积极分子,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运动生物力学教研室,体育工程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在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会员,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大学期间参与导师刘卉对下肢关节、肌肉损伤的机制、危险因素和预防手段的生物力学研究,独立完成对高水平全马运动员的下肢生物力学特征和跑步经济性指标的因素分析。曾在国家体育总局科学研究所,好未来集团总部知音楼团队任职大数据产品经理和小红书等知名企事业单位实习。参加北京马拉松志愿者、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学、校园网络中心志愿服务等活动的志愿保障工作。

蒋松林,男,共青团员。在大学期间担任体育工程学院篮球队队长、体育工程学院20级第二学位班副班长。参加四届全国冰球锦标赛裁判工作,参加19年世界女子冰球锦标赛裁判工作、参加志愿北京冰球测试赛技术官员,担任清华附中轮滑社团老师,翠微小学轮滑课老师。

 

八、2022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联系方式

联系人:付含阳老师  

联系方式:(010)6298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