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简介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工程学院成立于2018年5月,以“体育学”特色学科为基础,融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以及生物医学工程等多个工科学科。现有教师30余名,其中“千人计划”教授1人、教授4人、副教授6人。目前共开设智能体育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生物医学工程三个本科专业,拥有电子信息类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学院教师目前承担2项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和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并主动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博士后基金重点项目等多个国家级课题;与多个运动项目国家队、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学院积极拓展国际化办学,每年定期举办“智能科技与智能体育”国际论坛,邀请智能体育、运动装备设计、大数据等领域国际顶尖专家深入进行学术交流,并与该领域国外知名高校达成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的合作协议。
二、学院专业设置及介绍
专业设置:运动人体科学(体育工程方向)
介绍:主要针对体育训练、体育教育、大众健身等应用场景,研究运动感知和采集技术,包括生理数据、生化数据、位置数据、功率数据、时间数据等,实现对人体运动的动作分析、质量评价、技战术评估提供数据支撑;研究基于大数据的智能数据分析技术,结合运动领域专业知识,从历史数据中提取特征,为科学运动训练和大众健身提供数据服务,提高训练效率、减少运动损伤,增强技战术水平;研究大数据展示技术,以可视化方式实现对体育大数据进行展示和解读,提高体育大数据的利用效率。
三、2022届毕业生情况介绍
体育工程学院19级研究生班共12名学生,但在科研工作方面参与多个课题,主要包括北体大足球大数据展示系统,北体大UWB足球数据追踪系统,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拔尖创新科研项目,华为主动健康项目—篮球时空数据采集,国家级课题《“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冬季运动项目心理调控关键技术的研究》和《科技冬奥——穿戴式冰雪运动装备运动效能增强和评价关键技术研究》等课题;并为国家网球队,国家短道速滑队提供科研服务工作。在科研成果方面,19级研究生班也是硕果累累,发表了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在国内外会议发表了多篇摘要及论文,其中包括一篇SCI。同时也积极参加校内外比赛并获得较好的成绩,2021年FMB全国机器人竞技大赛冰雪全明星挑战赛第四名,北京高等院校健身舞蹈大赛第一名,第五届清华大学体育营销案例分析大赛一等奖。在实习或工作经历方面,主要包括吉利科技集团,网易公司,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等知名公司。
四、2022届优秀毕业生事迹
张文龙:作为19级研究生班班长,协助辅导员组织全体同学积极参加学校、年级各项活动,及时传达学校及辅导员对班级活动要求,因工作积极,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在20年秋季学期担任20级二学位数据班班助,在新生入学报道期间协助班主任做好准备工作,了解班级同学来校情况,并作出安排;作为一名党员,积极参加党支部活动,民主生活会中,被评为“优秀党员”;作为迎新志愿者,前期参与学院迎新工作的准备,迎新期间作为学校的迎新志愿者在北京西站迎接新同学。曾为北京马拉松和CBA首钢篮球队比赛分别提供医疗救护志愿服务和秩序维护志愿服务;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积极参加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勇于担当,表现突出,被授予体育工程学院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在体育工程学院“抗击新冠疫情”征文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并在防控信息工作中表现突出被授予疫情防控信息工作先进个人称号;积极参与学院和学校的活动,在学院迎新晚会上作为主持人圆满完成主持任务;作为院篮球队领队,负责球队的训练及比赛事宜;2020年12月6日获得第五届清华体育营销案例分析大赛一等奖;2021暑期在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实习时,负责围绕东京奥运会热点,进行社区发帖和视频的二创,和团队一起打造了一个六千粉丝的社区号和八万粉丝的视频号。
李岳森:男,共青团员。体育工程学院2019级研究生。在校期间曾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篇,在欧洲体育科学学会发表摘要2篇并做口头汇报,主持一项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创新拔尖科研项目,参与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2030足球对抗推演项目,作为队长带领团队参加“科博杯”全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代表北京体育大学参加2021年FMB全国机器人竞技大赛冰雪全明星挑战赛,并获得第四名。代表学院参加北京体育大学第52届田径运动会,或男子丙组100米和200米两项冠军,并达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
五、2022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联系方式
联系人:潘冰玉老师
联系方式:(010)62985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