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艺术学院简介
2003年12月,经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批准北京体育大学开设表演专业;2004年面向全国招收首批表演专业本科生;2005年2月学校成立体育艺术系;2013年开始招收舞蹈表演专业学生;2014年获批艺术硕士授予权;2017年5月正式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艺术学院。
为响应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国家战略需求,学院与中国花样滑冰协会密切合作,于2018年开始招收冰上舞蹈(舞蹈表演专业)实验班本科生,为我国花样滑冰、冰上舞蹈项目培养卓越人才;2019年面向全国招收舞蹈学专业和舞蹈编创(舞蹈表演专业)实验班本科生,2020年开始招收街舞Breaking(舞蹈表演专业)实验班本科生。学院同时还招收培养优秀艺术体操专项(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努力提升我国艺术体操项目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二、学院专业设置及介绍
学院设有舞蹈与音乐、体育舞蹈、健美操、艺术体操四个教研室,体育艺术、舞蹈科学、健身操舞三个研究中心,现有专任教师48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0人,硕士学位38人,教授5人、副教授12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3人。6位教师分别担任各项目的国际级裁判,青年教师中有多位国际健将级别的世界冠军、亚洲冠军。教师队伍专业完备、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爱岗敬业,多名教师具有海外学习交流经历,能够紧跟国际艺术人才培养趋势,将先进理念和学养融入课堂教学。
2、国际化人才培养
学院积极拓展国际交流学习实践平台,已与美国、俄罗斯、英国、西班牙、爱尔兰、日本等国高校建立联合培养合作项目,多名在读研究生获得国家和学校资助在国外高校学习,本科生多次随党和国家领导人赴美国、俄罗斯、韩国、新加坡、日本以及非洲等国家和地区演出。
3、师生风采
学院以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学院”为目标,秉持“博采艺术之长,办出体育特色”的办学理念,积极吸纳兄弟院校经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潜心探索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在教学、训练、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取得优异成绩和良好社会反响。
我院教师隋剑爽、侴陶获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艺术体操集体全能银牌,教师沈宏、梁瑜洁获得2010年中国亚运历史第999和第1000块金牌,师生还先后夺得亚洲体育舞蹈锦标赛冠军,世界杯健美操总决赛和世界大学生健美操精英赛冠军,全国体育院校健美操、体育舞蹈锦标赛冠军、全国体育院校艺术展演金奖、国际国内舞蹈大赛金奖等荣誉。
师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表演,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青春中国”方阵表演、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情境式行进“青春万岁”和群众联欢中心表演区演出、201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开闭幕式服务、2018年首届体育春晚演出、2019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重大活动,先后获得北京市“先进集体”、“优秀志愿者团队”、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等多项省部级奖励。
4、培养目标
学院共有舞蹈表演、舞蹈学、运动训练(艺术体操)三个专业,其中舞蹈表演专业下分列中国舞、国际标准舞、舞蹈编创、冰上舞蹈、街舞Breaking五个方向。舞蹈学专业偏重舞蹈科学方向。
(一)舞蹈表演专业 (四年制,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高艺术修养,具备扎实的舞蹈表演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各专业方向(中国舞、国际标准舞、街舞BREAKING、冰上舞蹈、舞蹈编创)的突出专业技能,具有较高的各专业方向(中国舞、国际标准舞、街舞BREAKING、冰上舞蹈、舞蹈编创)的专项技能水平,能够在演出团体、运动队、学校、俱乐部、文化机构等相关部门从事训练、教学、竞赛、研究、传播等方面工作的专业性人才。
专业定位坚持“博采艺术之长,办出体育艺术特色”的发展定位,以艺术与体育深度融合为目标,以体育领域专业技能在舞蹈领域的应用和拓展为导向,探索构建跨领域交叉培养模式,突出应用转化的实践技能培养,符合国家对高层次艺术人才培养的需求,切合体育艺术事业和产业发展要求。专业方向设置上,以舞蹈领域高层次艺术人才职业需求为导向,聚焦“艺术+”的应用层次;培养模式和方式上,探索构建舞蹈与体育科学双向交叉培养模式;专业培养特色上,突出基于舞蹈艺术与体育科学跨学科双向应用的实践能力培养。
主要课程有艺术概论、音乐基础理论、舞蹈概论、表演基础理论与实践、中国舞蹈史、芭蕾基础训练、舞蹈音乐分析与制作、现代舞基础训练、舞蹈作品赏析、中国舞基础训练、编导理论与实践、舞蹈专业教学法、专项教学训练实践与理论、表演剧目等。
(二)舞蹈学专业 (四年制,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高艺术素养,具备扎实的舞蹈学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扎实的舞蹈(运动)人体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舞蹈科学研究能力和一定的国际文化与学术交流能力,能在各级各类社会文化组织、专业文艺团体、院校、专业俱乐部等单位从事舞蹈教学、舞蹈科学研究、管理、舞蹈传播与策划等工作的舞蹈艺术复合型人才。
(三)运动训练专业(艺术体操)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艺术体操方向,培养具有竞技体育基本理论知识,具备突出的艺术体操专项运动技能和运动训练指导及竞赛组织能力,能胜任学校、专业运动队、俱乐部、赛事公司等单位的艺术体操专项运动训练、教学和竞赛组织工作的富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的高水平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有教育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竞赛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管理学、运动医学、运动选材学、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专项训练实践与理论。
三、毕业生就业情况
2021年,艺术学院研究生共有毕业生65人,其中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14人,体育教学专业36人,运动训练专业11人,舞蹈专业4人。
截止2021年9月16日,艺术学院2020年研究生就业率为98.46%,较去年增长了13.91%。签约人数为21人,占就业人数的38.46% 。待就业人数0人。学院研究生年级就业情况较上一年相比都有增长,经过就业后调查可知,学生对目前的就业情况表示满意,也感谢学校给予了广大的平台,能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从而获得满意的工作。
在过去的一年中,在院系领导的支持和重视下,年级大力开展就业宣传工作的力度,在定期研究北京市有关学生就业工作文件、分析就业形势、部署就业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就业工作计划。一方面,并结合专业特点,统筹分析,进行就业指导工作。在工作进行中,能够做到就业信息精准推送,大力帮扶重点关注群体就业,积极了解学生就业进展的情况,对于就业选择有困难的,进行重点帮扶,主要推荐。另一方面,注重学生创新教育和成业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行动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及时适应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努力实现合理就业。
四、2022届毕业生情况简介
艺术学院2022届毕业生共计72人,其中硕士66人,博士6人。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18人,体育教育32人,运动训练11人,舞蹈专业5人。
五、2022届优秀毕业生事迹
侯展展,女,汉族,中共党员,出生于1996年12月19日,北京体育大学艺术学院2019级研究生,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舞蹈专项,现担任艺术学院2019级研究生副年级长、就业工作助理等职务。大学期间曾获得2016-2018连续三年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以及校级奖学金、2017年在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中担任团支书一职、北京市海地区上地实验小学“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及奖励。此外,获得了 2019年北京体育大学优秀毕业生、2019年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参加了“奔跑吧 新时代——2018体育嘉年华《蹴鞠乐舞》”的演出、2019年担任北京市航天社区广场舞教练、第36、37届北京马拉松志愿者工作等众多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活动,能够在学习中全面发展。自2019年硕士生涯开始,本人担任艺术学院2019级研究生年级年级长一职,利用课余时间在院办公室进行实习工作,做老师与同学之间沟通的桥梁,同时,兼任学院就业工作助理将近四年的时间,对就业工作较为熟悉,任职期间毕业年级的就业率也在稳步提升,并获得年度“校级优秀就业工作助理”的称号。
本人于2015年考入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艺术系,2019年推免至北京体育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在校期间,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有着较高的思想觉悟水平,在政治学习中严格要求自我,树立作为中共党员应该起到带头模范作用。
在工作中,本人在本科期间担任为期四年的团支书,协助年级辅导员和老师完成各项年级学生工作。研究生阶段,担任2019级研究生年级长一职,运用本科阶段协助辅导员老师完成年级工作时学习到的经验,在进入新学期时能够协助老师完成相关的迎新工作、新生入学信息管理工作、报到录入流程、宿舍管理与分配、新生见面会、档案存取、军训事宜安排等工作。在学期中,帮助同学进行课程相关问题的处理,疫情防控工作的落实,以及夜间查寝工作等。同时,在此期间连续三年担任学院的就业工作助理,协助学院和辅导员老师完成就业工作的推进,前期协助老师开展就业工作和简历撰写的培训,中期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积极了解学生就业进展情况,转发专业相关的招聘信息2000余条,帮助同学完成毕业生就业工作相关手续的办理,后期核对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情况,对于报到证的办理以及档案和户口的邮寄等问题一一处理,统计并整理在就业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效避免。任职期间,经手年级的就业率均达到100%,获得2020-2021年度校级“优秀就业工作助理”的称号。就业工作是一件冗长而充满意义的工作,我会继续坚守在此岗位上,协助辅导员老师为同学们的大学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
在学习上,主动学习和吸收新知识,善于与同学交流实时科研论题,热爱所学专业,勤奋学习,成绩优异,专注与本专业发展现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及再创造。在生活中,拥有四年团支书经历的我,热爱集体,团结同学,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将自己的课余时间多用于课外实践当中。在工作中,作为艺术学院2019级研究生年级长,能够积极配合老师工作,做老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及时做到上传下达,同时,作为一名学生党员,能够认真学习习总书记每一次重要讲话,积极请教党员前辈与支部党员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听取每一位党员同志提出的意见与建议,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发扬五四精神,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与带头作用。
2016年7月,在老师带领下,前往广东湛江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支教活动,活动期间,与当地教育局领导、老师进行了具体专业教育的文化交流并深入当地村庄,对村庄小学的小朋友进行专业的教授和物资的赠送。少年强,则国强,为小学输送专业的教育是为之今后的学习发展的基石。通过此次活动,不仅提高了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更加锻炼了心智,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现阶段,新冠肺炎疫情形成了全球性传染的趋势,在此之前,在中国政府的正确决策、有效的统筹安排下,以及医疗团队的严格防控、积极治疗下,用时两月全面控制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我,积极响应国家的系列决策,在母亲作为一名医护人员严控疫情工作的情况下,做母亲的坚实后盾,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经过长时间的知识积累和坚持不懈的奋斗,在取得了这些成绩以来仍然在不断的努力与探索,扬长避短,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贯彻落实习主席所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
六、2022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联系方式
迟旭东:010-62989647
梁士雨:010-62989601
吴梦晗:010-62989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