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篮球学院专业介绍

来源:默认 发布时间:2021-12-06 浏览量:73

一、学院简介

中国篮球运动学院于2017年8月正式挂牌成立,是隶属于北京体育大学的二级学院。学院是以培养高水平篮球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三员”为重点,以培养专业高水平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为核心、以各类篮球人才岗位培训为支撑、以学历教育为保障、以社会篮球发展为基础的“四位一体”的国家级专业篮球学院。学院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建立政府、高校与社会力量协同合作的新体制,体育与科技、文化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机制,高端化、系统化、国际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新模式,学院将与国家篮球俱乐部一体化建设与运营,培养具有国家情怀、社会责任和国际水平的新时代篮球运动人才。

学院坚持高起点、系统化、国际化的篮球人才培养模式,施行“以训练大纲为主轴、以竞赛为核心、以合理营养及科学康复为保障、以培养全能型球员为目标”的科学、系统的篮球人才培养机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教育和外语教学,不断提升篮球运动人才培养水平。

1、高起点培养

学院依托北京体育大学中国奥林匹克引智基地,聘请国外顶级教练员、裁判员、体能教练、康复和心理专家,同时配备由国内助理教练、辅导员、裁判员实验班学员等组成的复合型教学训练团队,以及科技、体能、康复、心理技术团队,打造高端教育教学和训练、保障团队,进行高端化人才培养。

2、系统化培养

学院将在秦皇岛设立高级中学,使之与北京体育大学本、硕、博大学教育相衔接,立足体教深度融合,构建贯通制教育体系,使学员将来有机会就读北京体育大学,接受大学教育。学院不仅重视学员篮球运动技战术能力方面的训练、培养,同时高度重视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教育和外语教学,注重培养、提升学员核心素养以及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

3、国际化培养

(1)实施“与狼共舞”计划,每年选派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学员到海外。

(2)建立海外训练基地,建立中国篮球运动学院训练基地,作为学院球员在海外训练基地。开展国际合作办学,中国篮球运动学院将与国外普通中学、高等院校广泛开展合作,为到国外分院学习训练的运动员学员提供当地优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资源。坚持国际化教学训练,依托国家体育总局与国家外国专家组共建的北京体育大学海外人才引智基地,重点引进国外顶级教练员、裁判员和体能专家等,到中国篮球运动学院和海内外分院开展教学训练。

 

二、学院专业设置及介绍

(一)培养目标

学院研究生包括专业型学位(有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方向)和学术型学位(体育教育训练学)。

专业型硕士获体育硕士学位,以满足体育事业发展为导向,培养在体育领域掌握系统的体育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体育专业技能,胜任在大中小学、运动队、体育场馆、健身场所、体育科研单位、政府体育行政部分与社会组织等,从事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运动康复、社会体育指导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术型硕士获教育学硕士学位,掌握扎实的体育教育训练学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前沿问题,具有一定的体育科学研究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能够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或体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等从事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与竞赛、体育科研及相关管理工作的体育实践者和具有良好潜质的体育学术后备人才。

(二)专业型硕士培养目标:

(1)具备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良好的专业素质与职业道德,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2)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竞赛组织与产业管理、运动康复、社会体育指导专业领域及方向的实际工作能力。

(3)能够运用一门外语在本专业领域及方向进行对外交流。

(三)学术型硕士培养目标: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体育事业,具有服务体育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具有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能够自觉遵守学术研究的基本道德与基本规范,杜绝学术不端行为。

(3)掌握体育教育、运动训练、运动竞赛、户外休闲的知识体系和发展脉络,熟悉个人研究方向相关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

(4)具有多种途径获取相关知识的能力、一定的学术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熟练掌握体育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能独立开展本学科相关的学术研究,并规范表达学术思想和观点。

(5)较好掌握必要的运动技能。

(6)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系统查阅和分析专业外文文献,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三、毕业生就业情况

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为各大中小学校、运动队、公务员、自主创业等。

2022届毕业生情况

2022届研究生共88人,学硕17人,专硕62人,博士9人。


四、2022届毕业生情况介绍

田雨:

2022届学硕;

获得2016年首都大学生篮球联赛甲组冠军;获得2016年第19届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北京赛区第3名;获得2018年第20届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北京赛区第3名,全国24强;获得2018年海峡两岸交流运动会篮球组冠军;获得2019年第21届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全国24强;获得2020年第22届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全国16强,同时兼任北京体育大学校男篮体能教练,帮助球队备战。

学业成绩——本科阶段平均学分绩点4.63,本硕阶段综合成绩排名学院年级第1;获得2015-2016学年国家奖学金;2016-2017学年国家奖学金;获得2017-2018学年一等奖学金;2019-2020学年国家奖学金;连续四年获得北京体育大学三好学生;北京体育大学优秀毕业生,北京市优秀毕业生。

参与北京体育大学校级课题项目—北京体育大学校“三大球”文化建设丛书篮球方向部分章节撰写工作;

作为训练团队成员多次服务中国女子篮球队,进行训练和比赛等各项工作,帮助中国国家女子篮球队提高训练水平,为中国女篮在世界杯和奥运会预选赛取得优异成绩做好训练保障。

 

胡林森:

2022届学硕;

自硕士研究生入学以来,担任班长、中国篮球运动学院研究生会副主席;

疫情爆发后,第一时间加入社区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负责日常来往人员车辆登记等工作;

2020年参与北京体育大学山东、河南武校跨界选材工作,负责武校学生日常培训工作;

2021年在北京体育大学青训基地担任助理教练,协助主教练进行日常训练、管理工作。


五、2022届优秀毕业生事迹

田雨:

2022届学硕

在2018年作为北京体育大学男篮队员的一份子有幸和中国国家女篮进行多次交流赛,在比赛过程中队伍在攻防两端表现出十分亮眼的表现,同时积极拼搏的作风也受到国家女篮主教练许利民指导的高度认可,在交流赛结束后许利民指导希望我们能够继续帮助中国女篮。因此在交流赛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我们加入到中国女篮的训练团队。也是近年来第一次成为与国家女篮进行合练的队员。

从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一直参与女篮的训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这项任务。

首先我要在尽短时间内去研究对手的技战术、各种位置特点,花大量的时间去进行模拟和针对性的训练。为了做好陪练工作,我花费大量时间详细研究女篮的对手录像,模拟主要对手比赛风格、技战术打法,分别模仿中国女篮奥运会资格赛的三个对手西班牙队、英国队、韩国队的特点,让中国女篮对于对手的风格提前进行了适应性调整。

每天凌晨,北体大男篮要从学校出发去国家体育总局训练中心,一般到下午两点再返回学校开始自己的训练。由于要兼顾双方面训练,我们北体大男篮付出了很多努力。队伍在保障中国女篮陪练任务的同时兼顾自身训练,经常是上午在国家女篮那边练技术、防守能力,下午就会回体大做一些体能、进攻方面的训练。训练内容也是针对中国女篮对手的特点设计的,针对到每一个重点球员的模仿、每一个战术,都要熟练掌握。虽然辛苦一些,但是大家都以能够参与到其中而感到荣幸,同时在中国女篮的训练过程中也学到更多东西,对于自身也有了提升。在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后,女篮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升,在2020年贝尔格莱德的奥运会资格赛中,中国女篮以三战全胜的成绩挺进奥运会,我感觉这么多年的努力最终得到了收获,而在与韩国队比赛的最后时刻,央视支持人说到中国女篮的成功也离不开背后北体大男篮的默默付出,当时在电视机前的我感到由衷的自豪和成就。

 

六、2022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天歌 

联系方式:010-62968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