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简介
2004年北京体育大学获教育部批准成为国内首批设立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的高校之一,并于2005年正式开始招生,后更名为运动康复专业(2012年)。2008年4月运动康复系成立,2017年6月更名为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研究生培养方面,在原有的运动人体科学硕士点及博士点基础上,2006年增加了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硕士点,2010年成为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16年在体育学一级学科增设运动康复硕士点和博士点,2019年在临床医学硕士点增设运动医学专业。现有本科生608人,研究生312人。
学院下设运动医学教研室、运动康复教研室、运动康复医学中心和学院办公室。现有教职工34人,其中,教师23人,辅导员3名,实验师6名,行政人员2人。教授10人,研究员1人,副教授6人,讲师11人,助教1人。博士研究生导师7人,硕士研究生导师9人。高颀教授2015年被评为“北京高校教学名师”,陆一帆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钱菁华教授2016年获“北京市师德榜样(先锋)”称号、2017年获评首届“北京高校青年教学名师”,高颀、钱菁华2人入选“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技术人才百人计划”。
运动康复医学中心拥有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运动康复、运动损伤防治的教学实验和科学研究仪器设备,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提高提供了保障。学院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医院、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康复中心、中关村医院、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康复医院、北体大国家队训练基地等机构建立了实习基地,为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学院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运动医学》,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运动医学双语课程》,国家级一流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冰雪运动防护》,以及北京体育大学精品课程、慕课多门。在学生培养中,学院坚持“厚基础、重技能”的理念,注重现代康复技术与传统康复手段的结合,注重国内外最新理论和康复技术的传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康复评定学、肌肉骨骼康复、慢性疾病运动康复等核心课程的教学中优势明显。我院学生在2018年全国康复相关专业学生技能大赛中,获得运动康复组团体冠军,在物理治疗组和运动康复组的肌肉骨骼康复均获得单项第一名、慢性病运动康复单项第一名。
2009年学院获批“北京市运动康复与健康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得2009年国家体育总局教学成果一等奖。2015年运动康复实验教学中心(运动康复中心、理疗中心)被评为“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9年运动康复医学交叉学科被评为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同年运动康复专业获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学院师生参与了多项奥运科技攻关项目,为我国奥运健儿取得优异成绩做出贡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奥运科技攻关突出贡献奖。
运动康复专业已纳入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2018年10名本科生赴保加利亚国家体育学院学习、11名研究生赴捷克查理大学学习;2019年8名本科生、4名研究生赴捷克查理大学学习,8名研究生赴香港理工大学学习。此外,学院与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普度大学、印第安纳大学、伊萨卡大学、南加州大学、南丹麦大学、葡萄牙里斯本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提升了学院国际化水平。
学院每年向全国各类体育院系、各级运动队、科研机构、各地市医院等单位输送各类人才,为我国运动医学和运动康复领域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学院专业设置及介绍
(一)博士:运动康复学
本学科是体育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是体育学与康复医学相结合,研究以运动为主要治疗手段,实现重返社会及运动生活为康复目标,探讨疾病或损伤导致身体功能障碍的预防、评估、治疗及康复训练的方法和规律的一门应用型学科。
研究方向:
1. 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方向(Sports Physiotherapy)
研究运动损伤的发生机制、运动损伤风险评估、运动损伤的防治措施、运动损伤防护的体系构建、运动损伤的康复策略、身体各部位运动损伤康复方法。
2. 运动促进健康方向(Exercise and Health Promotion)
研究运动与健康的关系、运动促进健康的机制、不同人群运动处方的研制、开发、应用及效果评价。
(二)硕士:运动康复学
运动康复学是体育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是体育学与康复医学相结合,研究以运动为主要治疗手段,实现重返社会及运动生活为康复目标,探讨疾病或损伤导致身体功能障碍的预防、评估、治疗及康复训练的方法和规律的一门应用型学科。
研究方向:
1. 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方向(Sports Physiotherapy)
研究运动损伤的发生机制、运动损伤风险评估、运动损伤的防治措施、运动损伤防护的体系构建、运动损伤的康复策略、身体各部位运动损伤康复方法。
2. 运动促进健康方向(Exercise and Health Promotion)
研究运动与健康的关系、运动促进健康的机制、不同人群运动处方的研制、开发、应用
及效果评价。
(三)硕士: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掌握坚实的临床医学知识、康复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康复诊疗技术,具备临床思辨能力
和学术研究潜质,恪守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能独立完成常见疾病和损伤的康复评估、制定康复治疗方案,从医疗角度解决因伤病引起的功能障碍问题,服务健康中国战略,能在医疗机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运动队医疗部门等专业相关部门从事康复医疗相关的诊疗、科研、教学等工作的高水平研究型人才。
研究方向:
1. 肌骨康复医学(Musculoskeletal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研究肌肉骨骼系统功能障碍的预防、康复评估、治疗及训练的机制与应用。
2. 心肺康复医学(Cardio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研究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的预防、康复评估、治疗及训练的机制与应用。
三、毕业生就业情况
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2022届研究生毕业生106人,其中博士:6人;硕士:100人;定向培养:3人;非定向培养:103人;北京生源:7人;京外生源:99人。
四、2022届毕业生情况介绍
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研究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培养过程中采取理论学习、科学研究、学术活动、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以科学研究为主,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五、2022届研究生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联系方式
联系人:白老师
联系方式:010-62989598、010-62989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