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体育组织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介绍

来源:默认 发布时间:2023-10-16 浏览量:44

一、学院简介

北京体育大学国际体育组织学院(外国语学院)成立于2017年(前身为2004年成立的外语系)。学院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为党育才、为国育人初心使命,紧密围绕学校“大学+基地”办学定位,在学校持续推进“三个转型”综合改革、加快“双一流”建设,勇担建设体育强国时代使命时代背景下,以“一带一路”倡议、国家体育发展战略等为契机,根据学校总体规划,积极谋求改革与发展,不断加强国际体育组织人才培养,积极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国际高端多语种体育人才以及国际体育组织后备人才的需求,学院不断建设完善多语种教学平台,现有英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6个语种本科专业,自2018年起招收体育学下自设中外体育人文交流专业研究生,明确中外体育文化比较研究、国际体育组织研究、体育与公共外交为学术主攻方向,已建立了本、硕、博贯通化人才培养模式。

二、学院专业设置及介绍

中外体育人文交流是自设二级学科,一级学科为体育学。中外体育人文交流指不同国家之间进行的双边或多边的体育人文交流活动。它是以体育国际化为背景,由体育学、政治学以及语言文学相互交融形成的新兴交叉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我国与不同国家的体育文化及比较研究、国际体育组织、体育与社会、不同国家体育政策、体育与公共外交等。该学科理论性与应用性研究并重,旨在促进国家间的体育人文交流。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体育学、政治学以及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国际视野及国际交流与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运用科学研究方法独立进行国际体育研究,并能在国际体育组织、相关体育外事部门、涉外机构、教育等领域从事中外人文交流、教学、研究和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

应具备坚定的政治素养、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高的学术素养,较好的理论涵养和创新精神,并掌握科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应恪守学术道德和学术写作规范,严禁以任何方式漠视、淡化、曲解乃至剽窃他人成果,杜绝篡改、假造、选择性使用实验和调查数据。

应具备通过各种方式有效获取研究所需知识和方法的能力;能熟练检索、阅读、分析、理解国内外各种专著、论文、资料及网络资源;能及时了解本学 科的学术研究前沿动态,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创新性研究。

应具备在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善于理论联系实际,解决体育人文领域的社会现实问题。

应善于表达学术思想、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学术成果的展示主要体现于适时在学术期刊、学术网站、学术研讨会、学术咨询等平台中发布自己的学术成果。

应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具备利用互联网查找资料、辅助理论研究的能力;具备能够熟练运用外语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

1. 中外体育文化比较研究

该方向研究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体育思想、体育文化、体育历史、体育哲学等及其对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重点探讨体育人文交流与合作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2. 国际体育组织研究

该方向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进行多层次国别和区域研究,主要研究国际体育组织的运行机制以及国际体育的发展趋势,涉及国际体育组织话语权、国际体育组织管理、国际体育组织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教育和人的健康发展等方面的关系,以及体育国际化背景下我国体育组织的发展方略。

3. 体育公共外交

该方向研究涉及体育公共外交的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主要包括新时代体育外交实践发展的新形式、新任务和新要求。具体研究体育外交工作的历史发展、战略谋划、体制机制、决策应对,外交资源整合、体育文化传播以及体育国际公共产品,还包括体育外交中的语言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与体育对外交往、一带一路倡议与体育人文交流、体育强国建设与国际体育话语权等。

标准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6年,其中第一年为课程学习,后两年为实践、科研和学位论文工作时间。本学科要求所修读的总学分不少于43学分(16学时/学分),具体课程及学分要求详见研究生课程一览表。

三、研究生就业情况

国际体育组织学院研究生2022年就业率为100%,主要集中在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学,教育系统的就业倾向比较高,较多同学选择去相对稳定的行业工作。

四、优秀毕业生事迹

优秀毕业生——梅梦婷

梅梦婷,女,中共党员2021级中外体育人文交流硕士研究生。该生勤奋好学,学业平均分92.89分,年级排名第二,曾获2021-2022年度北京体育大学三好学生。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在2023年世界体育社会学大会、第四届亚洲体育科学会议、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第三届“一带一路”体育教育论坛中口头报告录用,此外论文入选北京体育大学2023年度研究生拔尖创新科研项目。在学生工作上,梅梦婷同学担任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负责管理统筹校研究生会组织的各项活动。该生积极参与校园迎新、疫情防控、首都高校运动会等志愿服务,获2022年北京马拉松优秀志愿者。在活动竞赛上,创业项目“研豹体育-青少年的专业体能指导外卖”获得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市二等奖、第二届“京彩大创”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百强创业团队”、北京体育大学银奖。在社会实践上,梅梦婷同学于2023年暑假期间在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实习,负责国家赛艇队世界杯和世锦赛出访,为国家队提供全方位备战保障工作。自20234月起,在北京力步体育文化有限公司实习,负责公司新媒体账号日常运营维护工作。

优秀毕业生——马立文

马立文,女,2021级中外体育人文交流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课业平均分92.25,多次获得校级研究生二等奖学金。在2023年首届国际体育科学大会国际体育研究分论坛中完成专题汇报,论文《奥运项目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表决制度研究》荣获专题报告一等奖。在社会实践方面,马立文曾在国家艺术体操队、国家雪车雪橇队、亚太体育联合会总会参与实习工作、在中国帆船帆板协会参与志愿者工作,积累了夏奥项目与冬奥项目、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最主要四类体育单位的全部工作经历。并在2022年出色完成对北京体育大学冬奥会志愿者的外语培训工作。学业之余,马立文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类公益、文艺活动。在2021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建校70周年暨俄语学院成立70周年晚会和2023年北京体育大学足球学院毕业晚会上,均出色完成文艺节目;受邀担任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从语言景观视角探究冬奥遗产传承新路径”和第十四届北京奥运城市体育文化节Run Girls女子跑项目特邀观察员。

优秀毕业生——康瀚泽

康瀚泽,男,2021级中外体育人文交流硕士研究生在学校就读期间,该生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院系以及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永远保持与时俱进;与导师共同进行了《十四五现代五项项目发展规划》初稿的审核工作;跟随导师进行了《国际现代五项联盟竞赛规程》、2021-22英超联赛竞赛手册《Premier League Handbook》以及《ECA GUIDE》的翻译工作;整理翻译了ASOIFFIBA等国际体育组织的官网新闻内容。在实习实践方面,该生在2022年初寒假期间在腾讯公司实习,负责北京冬奥会期间视频号制作与运营;20226-12月,在国家铁人三项队担任国家队翻译及外教助理一职,随队前往瑞士、日本及阿联酋等地训练及参加铁人三项世界杯、世界锦标赛等比赛,并圆满完成实习工作

优秀毕业生——程锦

程锦女,中共党员,2021级中外体育人文交流硕士研究生该生在校期间勤奋好学,协助导师完成相关课题,认真修完了所有必修和选修课程,多次获得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二等奖学金。在实践方面,第一学年中作为2022北京冬奥组委对外联络部志愿者负责加拿大奥委会联络、服务方面工作,优秀出色完成志愿任务。第二学年作为中国空手道协会项目发展部实习生,为空手道项目的推广和管理贡献力量。第三学年作为杭州亚运会皮划艇项目体育展示助理导演,负责竞赛部赛时翻译以及协调对外交流工作。

优秀毕业生——罗曼斯

罗曼斯,女,2021级中外体育人文交流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方面,认真修完了所有必修和选修课程,平均成绩91分,多次获得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二等奖学金,有英语专四专八证书。发表学术期刊论文一篇,在一级学术会议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做墙报交流。除此之外,还参与“新青年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项目”和“体育经理人”培训,注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在实践中,该生在成都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中,担任“青年记者计划”中的导师助理一职,协助FISU的国际媒体导师完成项目工作内容,在项目中陪同国际导师体验了丰富的成都历史文化,圆满完成工作。

优秀毕业生——纪晓华

纪晓华,女,中共党员,2021级中外体育人文交流硕士研究生。在政治上,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拥护党的领导,积极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在学习上,成绩优秀力争上游,努力完成培养方案中要求的所有课程,学业平均分为91.54,多次获得研究生奖学金,积极参与领域内学术活动并发表论文;在本专业学习之外自学了武术散打,并获国家裁判证书;在工作上,认真负责踏实肯干,有较强的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现任北京体育大学第四次研究生代表大会常任代表、国际体育组织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宣传委员,曾任国际体育组织学院辅导员助管;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相关活动中负责翻译英文视频,多次参与各级各类志愿活动,获校园疫情防控优秀志愿者、校优秀学生干部称号。在生活上,时刻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作风端正,乐观上进,与老师同学相处融洽。

优秀毕业生——马玲

马玲,女,2021级中外体育人文交流硕士研究生就读期间,该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与志愿服务工作自身能力取得了全面提升获得北京体育大学2021-2022年度优秀共青团员、三好学生。在学习方面学习态度认真端正学业平均分90.82多次获得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二等奖学金用心钻研学术积极参与学术会议曾获得第一届陕西省体育科学大会一等奖在学生组织工作中担任北京体育大学第六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班副班长,负责协调青马班理论学习 、社会实践等各项活动带领青马班获得北京体育大学青年五四奖章。2022年至2023年担任北京体育大学国际体育组织学院研究生会主席,负责对接校研究生会日常工作,并在院研究生会进行实施和开展,曾参加第三届全国体育院校青年论坛,并代表北京体育大学国际体育组织学院发言。在实习实践中担任2022北京冬奥会新西兰代表团陪同助理,负责张家口赛区新西兰代表团对外联络工作。2022620229月在内蒙古冰上项目综合训练中心进行实习,负责协助办公室开展日常工作。20229月至202212月在懂球帝 (all football) 进行实习负责海外新闻内容筛选、编辑、推送等工作,2022卡塔尔世界杯期间参与热点话题创意栏目设计与策划。20235月在首都高等学校第61届学生田径运动会中担任联络员并获得“优秀联络员”称号20239月参与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志愿服务工作负责体育服务板块团队接待指引等工作

优秀毕业生——孙玉滢

孙玉莹女,中共党员2020级中外体育人文交流硕士研究生该生担任2021-2022年度班级团支书,获2021-2022年度北京体育大学三好学生,英语专业八级、足球三级裁判员、高中英语教师资格证学习方面,孙玉莹同学学业平均分为90.35分,多次获二等奖学金,多次发表论文并被录用,其中一篇被国家一级学术会议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录用学校工作方面,孙玉莹同学曾担任班级团支书,带领团支部获得2021-2022年度优秀团支部称号,协助学院党务工作,包括入党谈话、党会筹办等,协助校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考场布置工作,协助学院毕业生打包指挥工作,2021年留学生招生面试联络和协调工作。社会实践方面,于2021.09-2022.04,作为赛时实习生服务于北京冬奥组委对外联络部,作为先遣团率先进入闭环,赛时担任北京冬(残)奥村 NOC/NPC 服务主管,协助国家(地区)奥委会和残奥委会服务中心日常事务,曾接待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和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帕森斯。孙玉莹同学积极响应“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于2022.8-2023.7以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的身份服务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二二五团(兵团三大深度贫困团场之一),担任团委副书记,主要负责基层团务工作和志愿者管理工作。

优秀毕业生——于依鹭

于依鹭,女,中共党员,2021级中外体育人文交流硕士研究生。现任北京学联驻会执行主席、校团委副书记(学生兼职)校研究生会执行主席、班级团支部书记。曾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个人,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青年服务国家”首都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首都中职院校“先锋杯”优秀团员,多次获得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干部、本科生优秀奖金等荣誉。

五、主要事迹

优秀毕业生事迹——于依鹭

于依鹭同学理想信念坚定,永葆赤诚之心。始终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2020年被评为国际体育组织学院“优秀共产党员”,2022年被评为北京体育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为北京体育大学第三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班“优秀学员”,2021年参加北京体育大学骨干学生党员党性培训班,她积极参加党支部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专题学习会等活动,多次主持党支部会议并分享学习心得;策划参与学校、学院共青团组织理论学习会、研讨会、交流分享会等活动。她于20212022年先后两次参加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和学校党委专题学习师生代表座谈会并作为学生代表交流心得体会,20217月作为首都高校学生代表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

于依鹭同学守学生本分,坚持全面发展。自研究生入学以来无任何处分和不及格记录,平均成绩为92.94,以身作则担表率,在2021级新生军训中荣获“优秀学员”。在完成好课内学业的同时,积极参加各项课题任务和课外学术竞赛,作为项目成员申报了2项共青团实践育人工作课题;作为团队成员在“青创北京”2023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主题赛获三等奖和“青砺基层”社会治理专项赛三等奖;参与论文入选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墙报交流,并于2022年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同时,她注重体育锻炼和美育培养,组织并参与市级和校级大型体育活动和文艺活动。20226月,组织线上“北体之夏”音乐节并带领团队制作《一路生花》原创毕业MV,晚会人气值达1.7万,原创MV收获视频号点赞4300余次。20234月,参与“UP!正青春”2023年首都高校飞盘锦标赛组织工作,吸引31所高校675名学生报名,吸引1000余名观众、周边中小学生等参与体验,300余人次裁判员和记录员参与锦标赛执裁,200余名志愿者参与服务保障。20239月,组织感念师恩情,讲述大先生2023-2024年度北京学联“我心目中的大先生”“我心目中的青年引路人”主题教育活动,全市40所高校积极响应,系列报道链接点击量达657884次,线上点赞活动吸引104744人点赞111705次。

于依鹭同学投身志愿实践,一线彰显担当。在研究生期间,本人共组织、参与校内外志愿活动二十余次,涉及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建党100周年、2022年“服贸会”、校内迎新及疫情防控等多个方面。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服务系列任务中她表现突出,获北京冬奥组委、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颁授的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个人,是我校唯一获此荣誉的学生志愿者。前期,与校团委老师共同开展学校志愿者队伍的招募、培训、建设、管理工作,取得了全校共7000名师生参与报名注册的优异成绩,曾先后2次带队参加测试赛。赛时,为国家体育馆媒体运行领域志愿者,在混合区助理岗位全勤完成了361场混合区运行任务累计时长达320余小时,还负责了本领域志愿者的打卡签到、物资发放、标识完善、交通对接等工作,因主动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较强的语言能力,被业务领域评定为“十分优秀”。冬奥是一堂思政大课,于依鹭作为学校北京赛区临时党支部青年委员和北京赛区临时团支部副书记,协助带队教师担负起学生志愿者的管理、宣传、教育等工作,精心策划开展以“请党放心、冬奥有我”为主题的党日、团日活动,以及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文体娱乐活动。与此同时,她还致力冬奥文化宣传推广并努力擦亮北体冬奥名片,2020年经过组织推荐与严格筛选入选北京冬奥宣讲团,2022年参与北京冬奥精神宣讲团活动,在学校、企业、街道等单位累计进行线下宣讲20余场;协助负责学校8期冬奥大讲堂的组织宣传工作,各平台累计线上观看量达80余万人。在首都高校冬奥、冬残奥志愿者誓师大会暨首都青少年共迎冬奥倒计时100天冰雪嘉年华活动中,作为志愿者代表带领首都1.4万名志愿者一起庄严宣誓。先后接受了新华社、人民网、央视频、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冬奥相关采访报道18次。除此之外,她还参与了2022北京马拉松和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志愿服务,并被组委会评为“优秀志愿者”。在学校中也能在多个岗位上看到她的身影,连续6年全程参与学校迎新志愿工作,疫情期间在校内核酸检测点进行秩序维护,累计参与志愿服务时长达1364小时。

于依鹭同学全心服务同学,坚守优良作风。自2021年起,在校团委和校研究生会工作期间,协助完成了促进就业和西部计划遴选相关工作:帮助11名冬奥志愿者中的重点群体顺利就业,选派了17名学生参与2022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通过就业讲座、经验分享、线上宣传等多种方式帮助同学就业。协助组织了2021年和2022年暑期社会实践工作:2021年以“永远跟党走”为主题,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助力乡村振兴、体育强国建设三种实践类型组建了13个实践团队,103名同学参与实践;2022年主要围绕“深学笃行”喜迎二十大宣讲行动、“深耕厚植”乡村振兴助力行动、“深情细味”家乡成就感悟行动、“深融同梦”民族团结践行行动、“深学践悟”体育强国助力行动等五个主题开展,确定了45个项目,共计291名师生在22个省的75个市开展实践活动。协助开展了志愿支教活动:2022年北京马拉松、2022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和各校级学生组织疫情防控志愿者工作;在线上组织全校同学参与了2次云支教活动,累计近600名学生参与其中。负责了校团委新媒体运行中心的管理工作:校团委公众号围绕思想引领、同学生活、校园文化、实用资讯、基础团务等方面打造服务全校万名团员青年的线上共青团阵地。进一步完善了校研究生会组织建设加强了成员思想引领,起草出台了《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会财务管理条例》、《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会档案管理条例》及《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会组织述职评议制度(试行)》3个制度文件;开展全员培训2次,通过上级文件讲解、制度要求学习和作风建设强调,校研究生会成员的思想作风和工作规范得到进一步提升。

作为一名学生骨干,她始终以《学生会、研究生会干部自律公约》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坚持从同学中来,到同学中去,坚持成为青年之友,不做青年官,她经常帮助同学们解决生活、学习方面的各种问题,及时将同学们的建议和问题反馈给老师,努力成为学校、老师沟通广大同学之间的桥梁和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