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是一种修行——北京学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来源:北京体育大学就业指导中心 发布时间:2017-04-26 浏览量:320

创业团队负责人介绍:

任乾坤,男,北京体育大学2015届体育产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于2013年6月创办北京学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担任法人、CEO。大学期间创办了北京体育大学辩论协会,并担任会长,兼任北体精英社副会长。曾担任北京大学体育教学部助理教师,清华大学心理系团体辅导培训班团体辅导师。在中国就业指导中心获得“中级拓展培训师”称号,因创业事迹被中国体育报采访并坐客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个人专访节目。2014年,其创业团队被评为“北京地区高校优秀大学生创业团队”,并获得10万元的创业扶持资金。

创业团队核心成员介绍:

陈嘉帧:北京体育大学社会体育系2012级本科生,国家认证中级拓展培训师、国家认证户外初级领队、指导员。2013年加入创业团队,现在担任公司运营总监。

吕冰冰:北京化工大学文史学院2012级本科生,国家认证中级拓展培训师,拥有四年十万余人次的拓展培训经验,曾服务过的机构超过三十家。2013年加入创业团队,现在担任公司培训部总监。

 

 

北京学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4月,是一家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体验式培训服务企业。公司以拓展训练国内20年的发展经验、清华大学心理系专业团体辅导技术、国内外体验式教育理论体系为支撑,以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体验式培训和推动体验教育在国内的推广和发展为使命。

北京学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拥有一支实力雄厚、高质量、高水平且对于体验教育具有高度使命感的师资队伍,是率先在拓展行业实现培训师全部持证上岗的机构之一。所有培训师都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拓展培训师》。

资格证、国家《户外教育健康安全师》资格证书。所有师资百分之六十以上具有硕士学历,百分之百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创业团队成立至今,企业一致保持在高速发展状态。截止2015年5月,公司已经为五百多家企事业单位、三十所高校以及近千家中小学提供过产品和服务,业务遍布全国二十个省份。

萌芽——看到了机会,做好了准备

2012年,也就是任乾坤上大二的那一年,他看到一家夏令营机构招拓展培训师,该公司负责培训,在暑假的时候还会提供时薪不错的兼职,看着如此不错的条件,他想试试。在接触这个工作之前,他对拓展培训师这个概念可谓是一片空白,但接触了一段时间之后让他感到意外而兴奋的是这个工作很不错。每天带孩子们玩,还有可观的兼职收入,培训师可以痛快的玩耍和工作。最宝贵的是,在工作中认识了一些现在都非常铁的好朋友。

任乾坤对拓展培训师这个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兴趣,那种深深的热爱让他在这份工作上投入了很大的努力,他接触这个做夏令营的公司的机会更多了。进而,他也较深入的了解了青少年素质教育的这个行业。渐渐地,他发现,青少年素质教育领域其实是一个非常有社会价值并且发展情景良好的行业,好的拓展培训课程能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非常大的帮助,但是整个行业包括他兼职所在的公司并没有很认真地来做这个课程,他们的产品都不够完善,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就在这个时候,任乾坤产生了一种要做一种真正对青少年有用的拓展培训课程的构想。

此时创业对于任乾坤来说,仅仅是停留在想法层面的。2012年的时候创业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个很现实的想法,因为当时政府、学校并不像现在这样对创业进行铺天盖地的宣传以及无微不至的帮助和关怀,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来说考虑的还是毕业后如何找到一个好工作的问题。对于他而言,当时的努力都是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拓展培训技能,想在这方面做到极致,以便不断给自己创造机会去展示和提升自己。

在这段时间里,他竭尽全力把握每一次机会来提升自己。为了能够给自己提供一个展示和提升自己的平台,从未参加过辩论赛的他鼓足了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创立了北京体育大学辩论协会。辩论协会的创立,使他很快在学校里有了较大的影响力,结识到了更多的同学。同时,校园间社团的互动交流,也让他成功的打入其他高校,扩大了自己的交接和影响范围。不论学习、社团还是工作,他都在渐渐成长壮大,在整个兼职培训师圈子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启程——一拍即合,说干就干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几乎将这句话视作我的座右铭了。”任乾坤回想时说到。

2012年10月,任乾坤跟随公司去往广东出差。在这期间,他结识了北京大学的CM同学,正是因为CM同学的出现,使他勇敢地迈出了创业的步伐,并一路向前!

他依然清晰的记得当时他们是给东莞的一个中学的做“励志拓展一日营”活动,这次的培训包含两个部分:高考状元的励志报告和拓展培训。而这位CM同学就是负责给这所中学的学生做励志报告。她给学生们分享她高中时期的学习心得和学习技巧、她是怎样成为引人瞩目的高考状元的,还给学生们介绍了她眼中的北大。因为一次外出工作,他们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在交流中任乾坤发现,CM不仅有着丰富的社会实践经历还有广阔的见识和学识,更重要的是在关于青少年的素质教育方面的认识他们几乎完全一致。

接下来,他们之间有太多共同话题,于是彼此都有了合作的想法。两个月之后的寒假,他们约定见了一次面,说到合作的事情简直一拍即合。就这样,任乾坤正式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创业是一个团体的事,就算他们只有两个人,但有了这个团体,就有了彼此的支持。尽管他们都很有想法,但是当他们实际去做的时候,才发现除了想法之外他们真的是一无所有,一切都要白手起家。顶着巨大的压力,他们并没有等待,就在当晚,他们就开始了行动。

按照他们的策略,是从他们两个的身份——拓展培训师和高考状元讲师出发,开发出针对青少年的拓展培训和状元分享课程,然后找培训机构和学校合作。当天的晚上,他们带着激动和兴奋加班加点地做出了产品宣传页,第二天清早就奔赴交通大学南门的一条街,那附近分布着很多家培训机构。创业的第一天,他们找到了近十家的机构进行了登门拜访。但是,由于经验缺乏且产品一般,一天下来,他们没有找到一家愿意合作的机构。虽然四处碰壁,但这并没有任何的打消他们的积极性。此时,他们开始反思,自己需要做的是什么。于是,他们第一次总结出一系列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创业这条路上,只有敢想敢做,越挫越勇的人,才能走下去,而这种创业的激情是要发自自己内心的,只有那持续不断、永远都用不完的激情才可以支撑他们走下去。

万事开头难。开始创业的这一年,他们遇到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小到如何陌拜一个客户、编写合作合同,大到合理设置公司股权、设立并运作公司。想法是灵光一现,实现却是步步艰辛。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会经历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摧残。连续三个月、半年、甚至一年当中没有一个周末用来休息是很正常的事情,挑灯夜战,夜里一两点还在码字和交流意见也是家常便饭了。然而当时还是在上学的他们在创业的同时还要兼顾学业,尤其是身为北大学生的CM同学,面临着繁重的学业需要完成。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挣扎的,但每次把问题搞定之后又会有极大的成就感,自己办事耐心和方法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每个创业的人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创业前期自己要面临很大的工作压力外,还会有身边不理解的人的冷嘲热讽,任何时候都要懂得驾驭自己的情绪,保持自信,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2013年3月,终于有了第一个业务。

2013年6月,他们第一次走出北京开展外地活动,这个过程中两个人始终充满了激情。虽然这个过程中他们还没有盈利,但他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在路上——一路曲曲折折,还是期待命运的新景色   

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就走过了一年半载的创业时光。时间已经来到了2014年的九月,一个刻骨铭心的变故让任乾坤前进的决心遭受重创——初创团队的分裂。

任乾坤和CM同学都是2011年上的大学,到2014年9月都是大四的学生了,在这个时候他们必将面临着所有学生都会遇到的选择:工作、读研、出国、创业。然而,CM同学的家人强烈希望她能拿到一个研究生学位。此时他们对于公司未来发展方向的产生了分歧,一直以来积攒的股权分配也交织在其中。最后,她选择退出。这对于原本就只有两个人的初创团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任乾坤站在坚持与放弃的分岔口,放弃就意味着公司解散,之前的所有努力付诸东流;而坚持下去的话,几乎是很难成功的。经过了两天的认真思考,他决定独自坚持创业。

在经历了这次惨痛的团队分裂之后,他冷静下来,认真地分析和总结了之前创业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之前的失败其实是一种必然——他们没有建立一种有效的合伙人之间股权分配以及进入和退出机制、学生身份的制约等都使这种合作处于危险之地。就算是一个人,也要过得像一支队伍。于是,在这段难熬的时光里,他独自一人开始查找不足,总结经验教训,并制定计划寻找方法解决问题。准备带着第一次失败的教训和经验重新出发。

此时,对于企业发展的方向,任乾坤有了新的想法。于是就有了现在公司的主营业务——为企业等集团客户提供体验式培训,尽管这很大程度上偏离了自己创业之初所要做的事情。他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寻找新的合作伙伴组建一个新的团队以及随着业务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竞争的问题。创业团队有很强的不稳定性。有人是冲着项目好,有人是玩玩,也有人一直留了下来。既然选择了创业就不怕遇到问题,不断的解决问题是常态。创业就是要有不怕问题的勇气和信心,只管去做。

幸运的是,随着团队另外两个成员陈嘉帧和吕冰冰的成长和加入公司核心,企业又走上了一条稳定发展的道路,而且业务量一直保持持续的增长。

新时期——我们依旧活在10%的奇迹里

据统计,一家创业公司能撑过三年的概率不会超过10%。从刚开始创业到现在,任乾坤的公司差不多已经走了三个年头了,可谓创业界的一个奇迹。

现在,公司在素质拓展这个行业也算是站稳了脚根。核心团体的壮大,使公司能运转自如,创业的工作就是解决问题,然后不断的前进。随着体育热,很多创业者在体育行业上看到了商机,拓展训练行业的竞争也十分激烈,但通过这几年的打拼打探索,公司的抗压承受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公司总是能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这也是他们存活下来的制胜因素。

面向未来,任乾坤对他的公司和他的团体充满信心。他曾踌躇满志地说:“只要是我们认定的潜在客户,没有拿不下来的!”在让公司平稳运行的同时,他们想要拓宽渠道,努力提升公司的影响力,赢得更大的市场。此外,他们想研发属于自己的新产品。这一切不会仅仅是梦想,相信在不远的未来这些都会成为现实。

作为一家学生创业的公司能走到现在是挺幸运的。回首看来,创业其实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选择,因为创业,它激发了人的最大潜能,收获着人生最大的成就感。创业诠释了生活在这世上的两大问题:生存和修炼。创业是实现财务自由的最佳选择,尤其是现在这个打工的成本非常高的时代,创业能使你的付出最有效的转化为财富,从而实现物质财富的积累。对于修炼,可以说没有一个成功创业者不是在创业在过程中尝尽人间酸甜苦辣,它会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你的人性,促使年轻的心智快速的走向成熟。这是每个创业者所追求的生活,就算创业是条不归路,他们也愿意走下去。

创业感悟

第一、身为一个大学生创业者一定要有一种强大的学习和资源获取能力。创业拼的是一种实力。缺乏社会经历的大学生创业群体是没有太多优势的,而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里企业要生存下来,强大的学习能力和资源获取能力必不可少。只有让自己的知识水平赶上企业发展的步伐,企业才不会被淘汰。

关于资源获取,其实初创企业在不同的阶段所需要的资源都是不一样的。刚起步的时候最缺产品,产品有了一定起色之后开始缺少市场或者渠道,市场和渠道也有了之后可能公司的运营和管理又是出现了问题。在创业刚起步的时候能够提前准备的资源毕竟非常有限,推动企业发展的资源基本都是团队在过程中挖掘和积累起来的,所以资源的挖掘能力对于一个初创企业来说非常重要。

第二,打造一个靠谱的合作团队是成功的关键。看过了太多初创公司虽然一无所有,但因为团队非常靠谱而拿到投资人投资的案例,可以说团队是投资人对创业公司最看中的一点。因为创业的一切最终要落到成员上,团队成员的靠谱与否直接决定了企业能走多远。找到一个合适的合伙人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的难度要远远大于找对象的。能力匹配度、价值观、人生格局、气质、道德品质等都都影响着合伙人之间的长久与否。所以任何一个创业者在选择合作人的时候真需要下一番功夫,当然这有时候也有一种运气的成分在里面。

第三,有时创业就一个字:干!创业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但如果因为思虑过多而停步不前而是不值得的。创业的过程中有过迷茫和不知所措,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停下脚步,反而继续努力向前才使自己看到希望。我甚至觉得初创企业想有初步的发展,前期根本不需要想太多,只需要团队成员沉下心来好好做事情就可以了。

寄语

  • 不要为了创业而创业

这是一个好时代也是一个坏时代,全民创业的热风潮风起云涌,创业者可以得到的帮助着实很多了,但全球经济的不景气,创业融资的难度越来越大。同时政府的大力宣导,也增加了整个大学生创业的浮夸风。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爆发,表面上看起来年轻人的创业越来越多,创业的成本越来越低。尤其是政府号召创业之后,我们好像进入了一个“大跃进”的时代,只要有好的创业思路,就会有大把的投资人捧着钱在等着投项目,甚至有很多的创业者在刚拿到A轮投资的时候,就似乎听到了纳斯达克的钟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疲软,互联网投资又一次站在泡沫的边缘。最近的统计数据表明,创业仍旧是全世界成功率最低的行业。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有千万家创业企业诞生,3年后仍“健在”的比例不超过10%,而一直能坚持下去直到上市的,几乎等于走在路上被雷劈的概率。我希望创业是一种反复思索之后的理智选择。

记得已故著名作家路遥在《早晨从中午开始》里面说过一段话:“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可能成就某种事业”。如果创业是一种生活态度,如果创业是人生的一种选择,我希望走在创业路上的朋友不要为了创业而创业,只有自己由内到外仔细想清楚,把各方面的资源整合好,才能做到顺势而为,水到渠成。

(二)不要在最应该奋斗年纪选择安逸

前面提出建议“不要为了创业而创业”并不是不鼓励大学生创业,从我的自身经历出发,我还是建议大学生能去创业还是要去闯一把的。原因是创业对于大学生来说既使失败也是一种收获和成长,这段经历是人生难得的宝贵财富。创业过程中对于一个人的改变和教育可以说是全方位的,它比你接受其他任何形式的教育都有价值。尤其在现行的中国大学教育体制之下,大学生应当找到能够发挥自己激情的地方!创业究竟选择与否还要认真考虑自身的条件。

大学生除了创业之外还有很多选择,有一个能够发挥自己激情就好。我会经常给我身边的小伙伴说这样的一句话:“如果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没法让你投入全部激情,那你就别干这个了,去找一个能让你投入百分之百激情的事情去做”。大学时光非常宝贵,我们应当将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无限的价值中去,不一定是创业,钻研学术、投身职场等凡是能够点燃自己激情的地方都是值得自己去选择的。青春无边,奋斗不止,不要在最应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

(摘自《创业在路上——体育院校大学生优秀创业团队案例集锦》)